当前位置 : 首页  其他  学院动态

读书活动|朱鹏华:“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导读

编辑: 时间:2024年04月07日 访问次数:10

3月28日上午九点,夹的他舒服地低吼了一完整版《资本论》读书会第十七次读书活动在夹的他舒服地低吼了一完整版紫金港校区夹的他舒服地低吼了一完整版成均苑3幢521室举办。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副研究员朱鹏华老师围绕《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的相关内容进行专题讲座。本次活动由夹的他舒服地低吼了一完整版副院长刘召峰教授主持,百余名校内外师生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方式参加了本次活动。

朱老师给同学们讲解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创作历程、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学术史概况以及自己的研究成果——从两种基本类型的两部类模型到三种基本类型的四部类模型。

一、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创作历程

朱鹏华老师将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创作历程分为三个阶段:萌芽阶段、形成阶段和基本完成阶段。

朱老师认为,1847 年出版的《哲学的贫困》是《资本论》最初的理论萌芽,其中提及了魁奈的《经济表》,马克思赞誉“魁奈医生使政治经济学成为一门科学;他在自己的著名的《经济表》中概括地叙述了这门科学。”1850—1853 年间马克思在研读各类著作过程中写下了《伦敦笔记》,在第Ⅶ笔记本中(1851 年 3 月)有一篇短文《反思》。《反思》在批判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特别是蒲鲁东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过程中,已经涉及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理论问题。

从 1857 年底《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撰写开始,直到 1870 年《资本论》第二册的第Ⅱ稿结束,这一阶段可视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形成时期。

由于疾病的侵扰和其他政治事件的分散精力,1871—1876 年马克思基本中断了《资本论》的创作。1876 年秋马克思参与到批判杜林的活动中,以此为契机,1877 年初 59 岁的马克思再一次开始了《资本论》第二册的创作。到 1881 年又为第二册创作了第Ⅴ、Ⅵ、Ⅶ和Ⅷ四份主要的手稿,其中前三份手稿均阐述了资本循环的相关内容,仅有第Ⅷ稿论述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朱老师认为,第Ⅷ稿标志着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基本完成。

二、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学术史概况

在国外,列宁(1893)最早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进行具体化研究,提出扩大再生产下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原理。20世纪初,罗莎•卢森堡和杜岗-巴拉诺夫斯基、奥托•鲍威尔、尼古拉•布哈林等人针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展开了激烈的争论。20 世纪 20 年代,在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基础上或启发下,Г.А.费里德曼建立了第一个经济增长模型,瓦西里•里昂惕夫创立了投入产出分析模型,保罗•斯威齐构建了社会生产总体动态模型。

20 世纪 50 年代之后,国外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研究呈现“均衡化”和“增长论”的趋势。其中,M.C.霍华德和J.E.金、哈里斯、罗斯多尔斯基、森岛通夫、梅赫纳德•德赛等人先后建立了动态均衡化模型,卡莱斯基、谢尔曼、莱伯曼、约翰•罗默等人分别建立了经济增长模型,大西広等人构建了马克思最优经济增长模型。

朱老师将国内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模仿性研究阶段(20 世纪 50 年代至 60 年代中期)。受苏联的影响,这一时期理论的探索比较“拘谨”。二是探索性研究阶段(20 世纪 70 年代末至 90 年代初)。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解放思想热潮的兴起,国内学术界涌现了大量的相关研究成果。三是多元化研究阶段(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整体来看,国内在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研究的多个方面都有许多亮点,但是缺少系统化的创新研究成果。

三、从两种基本类型的两部类模型到三种基本类型的四部类模型

朱老师给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在马克思两种基本类型社会资本两部类再生产模型的基础上,将服务商品纳入社会资本再生产体系,构建了包括三种基本类型社会资本四部类再生产模型。

按照劳动价值论的逻辑,将用于交换的服务界定为服务商品,将生产服务商品的劳动纳入生产劳动,拓展了商品概念和生产劳动的范围。物质商品和服务商品构成社会总产品,按照社会总产品的类型和用途,社会生产便由两部类拓展至四部类,即生产物质生产资料的第Ⅰ部类、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第Ⅱ部类、生产生产性服务的第Ⅲ部类、生产生活性服务的第Ⅳ部类。

针对现场提出的军事产品相关部类的划分、马克思手稿和恩格斯编辑稿的差别、斯密教条“三位一体”公式等问题,朱老师一一作了回答,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最后,刘召峰教授感谢朱鹏华老师的精彩讲座,并提醒同学们要注意朱老师进行学术研究的思路,要考察经典理论的形成史,梳理相关学术史和研究动态,在把握来龙去脉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研究。本次读书活动在师生热烈的交流探讨中圆满结束。

 图:牛鑫娜

 文:李亚婷